|
基本信息
•作 者:刘余莉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10月第一版 2020年10月第一次印刷 •开本:16开 •规格:170mm *230mm *10mm •页数:208页 •定价:28.00元 一句话推荐 中华传统文化是志于道的文化,是求智慧的文化,是躬行实践的文化,我们要“学儒”而不仅仅是搞“儒学”。 作者介绍 刘余莉,1973年生。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心态即命运:正说传统人生智慧》《大家都学感应篇》《通往自我觉醒之路:环境伦理与生态危机及其出路》《志于道:如何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儒家伦理与美德伦理》等。 内容简介 本书由刘余莉教授在“学习强国”和“人民网”等权威媒体关于传统文化的讲座整理而成,一共十五讲。 围绕“志于道:如何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厘清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思想脉络,并联系当前的社会现实,从传统文化与人生幸福、安身立命、心理调适、中国式管理、社会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深入剖析了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可为当今各阶层人士修身齐家、管理企业、治国理政的重要参考。 读者推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大道至简”和“经世致用”的特点,读这部书,可以很容易抓住传统文化的“实学”特征和当代价值。 中国实学会会长、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 王杰 刘余莉教授多年来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教学,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中国经典研究中心主任 焦国成 刘余莉教授讲座的最大特点就是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揭示出来。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姚新中 刘余莉教授的课程内容平实,感人至深,因为她是一名研究并践行中华传统文化的受益者。强调不仅要搞“儒学”,更要真正“学儒”,即知行合一、身体力行儒家文化的教诲。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朱红 编辑推荐 刘余莉教授作为一名学者,长期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教学和践行。通过身行言教,使传统文化活起来。 本书结合《儒家伦理与美德伦理》阅读,对中华传统文化会有更全面透彻的认识。(《儒家伦理与美德伦理》,刘余莉著,2020年9月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 二者有共同点,均是围绕“如何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这个主题,分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并深入剖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帮助我们树立强大的文化自信。 二者也有不同点。《儒家伦理与美德伦理》是写出来的,严谨深刻,通过中西文化的对比,凸显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志于道:如何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是讲出来的,通俗易懂,联系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从多个角度剖析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个侧重理论,一个侧重实践,但最终引领我们指向一处:中华传统文化是志于道的文化,是求智慧的文化,是躬行实践的文化。不要把它当知识来学,我们要“学儒”而不仅仅是搞“儒学”。 同样的,我们读这两本书,不要当知识来学。那应该怎样读?读一句书,便要反之于身,我能如是否?做一件事,便要合之于书,古人是如何?这才是读书。如此读书,便离幸福生活近了一步。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志于道: 如何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刘余莉著. -- 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20.8 ISBN 978-7-5012-6293-9 Ⅰ. ①志… Ⅱ. ①刘… Ⅲ. ①中华文化-研究 Ⅳ.①K20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0)第159017号
目录 第一讲 认识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一、什么是传统文化? 二、传统文化是否过时了? 三、传统文化是愚民的精神鸦片吗? 第二讲 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管理 一、治国之道:富之教之 二、管理之道:礼主刑辅 三、致富之道:德本财末 四、理财之道:财散人聚 五、道中之道:正己化人 第三讲 传统文化与心理调适 一、掌握选择的自由—心理失衡的主观原因与调适原则 二、面对挫折时的心理调适 三、处理压力时的心理调适 第四讲 传统文化与立德树人 一、教育的含义:长善救失 二、教育的目的:回归明德,志在圣贤 三、教育的功能:全面发展 四、教育的内容:深入圣贤经典和传承礼乐文化 第五讲 传统文化与家风建设 一、勤俭治家之本 二、和顺齐家之本 三、谨慎保家之本 四、诗书起家之本 五、忠孝传家之本 第六讲 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 一、一天之中不生气恼 二、一天之中不出恶言 三、一天之中家庭和睦 第七讲 传统文化与官德修养 一、为什么必须重视官德修养 二、官德修养的主要内容 第八讲 传统文化与道德教育 一、道德教育是由四种教育组成的完整体系 二、强调道德教育的先后次序,并通过制度予以保障 三、重视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作用 第九讲 传统文化与用人之道 一、用人的重要性 二、用人的原则和标准 第十讲 传统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传统文化中的宇宙观:“一体” 二、“一体”的宇宙观的理论基础 第十一讲 传统文化,从根救起 一、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二、昭述祖德,传承家风 三、纪念万姓先祖,弘扬中国精神 第十二讲 传统文化与依法治国 一、为什么会出现礼法制度不明的情况? 二、制度更重要还是人更重要? 第十三讲 传统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一、传统文化“变”与“不变”的辩证法 二、“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 三、强国强在文化 四、传统文化对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哪些作用? 第十四讲 孝敬为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言传身教,正己化人 二、孝道的内涵 三、以孝道为基础的一体宇宙观 四、孝敬为本:孝亲尊师是教育的根本 第十五讲 以史为鉴,戒奢崇俭 一、侈则多欲,败德丧身 二、走出“富不过三代”的怪圈 三、尚节俭以惜财用 四、国奢则示之以俭 附录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三、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
公司介绍 | 帐户信息 | 招聘信息 | 企业邮箱 | 版权所有:北京世知东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电话:010-6526.5956 E-mail:ao1934@126.com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干面胡同51号世界知识出版社有限公司A座106、108室 邮编:100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