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0年前中国的远祖是如何教导他们的后裔的(第二届中华文化进修班课堂实录)》

基本信息

·作 者:蔡礼旭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8月第一版  2018年8月第一次印刷

·版本:第1版
·开本:1/16

·定价:58.00元

 

一句话推荐: 

中华文化学得怎么样?四十五天的课程就是勘验。

学员说:这一次,能静下来四十多天,学得最彻底、最究竟。

 

内容简介

2011年,中心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华文化进修班,为期四十五天。来自中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以及马来西亚的华人,一起学习、研讨老祖先留下的教子成才的真实智慧。本书即为此次进修班课堂实录,当下读来,仍然字字句句无量义,入心入理的细腻解读有助于我们由此深入经典,开启自己的幸福人生。

 

作者介绍

1973年出生于台湾,现任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首席教育顾问、国际儒学联合会会员、海南省监狱劳教系统特聘德育讲师、云南省道德大讲堂顾问、英国威尔士大学汉学院首席讲师。

蔡老师原毕业于信息专业,听闻师长教诲后,深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为当世亟需,乃以师志为己志,终身力行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2003年年底起,与爱心人士共同创建“海口孝廉国学启蒙中心”并担任主讲教师。2006至2008年,担任安徽庐江汤池镇“庐江中华文化教育中心”训导长、常务副主任。主办“幸福人生讲座”三十多期,获得热烈反响。2009年,担任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主讲教师。

2010年年底,带领中心同仁研习、弘扬初唐名臣魏征、虞世南等编辑之《群书治要》,并选编《群书治要360》系列读本,以便诸多政治、企业界人士及普通大众,汲取古圣先贤的智慧并实际运用。

 

编辑推荐

² 包括最后的学员分享也不可略过,细细读来,会有额外收获。每个分享的学员都标明了国籍,他们来自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他们的分享至真至诚至深,他们那种对自己中国人身份的认同感和承传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只要是真正的中国人,无不会心生感动并效法之。

 

² 课程为期45天,就是勘验自己处世是不是真的有根基、有修养、有肚量,假不了。蔡老师说,天天住在一起,没有肚量办不到。看这个人穿衣服,我不大舒服;那个人喝水的姿态,我看了很难过。没有肚量,这四十五天很难熬。平常五天的课,看每一个人都笑,笑得很亲切,那是撑五天。四十五天你撑撑看,马上抽筋。你不是来真格的,你没有真实修养,达不到。所以,修行最重要的就是真实面对自己,一句假话都没有,甚至一个应付的表情都没有,那才是真学问!《中庸》就讲这个“诚”字,真诚,无欺。

 

² 有一位学员讲道:我也是几年前就开始学习传统文化,自己也有所改变,但是这一次,能静下来四十多天,可以说学得最彻底、最究竟,正如《大学》讲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学传统文化本来是欢喜心,最后怎么新的烦恼又出现了,反而有些东西不能圆融了,一直也找不到原因,这次来,找到了。

 

² 一位有着良好家庭教育的企业家这样说道:一开始我不想来学习,最根本的原因不是不接受传统文化,而是我认为,传统文化是给有问题的家庭去学的,要不就是妻离子散,要不就是子女上网成瘾……通过四十多天的学习,我非常惭愧。如果这四十多天不来的话,我会终身后悔。不要以为自己家教很好,德行很优秀,做人做事做得很圆满,就不需要去学传统文化。父亲打的一个比喻,现在我懂了:一棵树,种在一个盆景里面,再怎么漂亮,根不深,无法成长为一棵大树,无法庇荫更多的人。

 

封底文字

我们佩服老祖宗在哪里?所有的道理不是空泛的,统统都落在实处,落在生活,落在根本上。因为找不到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就好像中医大夫治病,得找到病根,才能下药,对症下药。

 

修学的功夫好不好,不是看你学三年、学五年,还是学十年,这是形式的东西。修学是重实质,不重形式。改掉了多少习气,这才是真正的功夫。所以性情上,贪心去不掉,不行,情绪化不掉,不行。性格改了多少,家庭冲突因自己的真诚化解多少,这才是学问,才是经纶。

 

假如越学越看到别人的过失,心里越烦恼,学习的心境跟方向就是错误的。我们得要看清楚自己,不可以自欺,勘验自己的心态是不是在道中。真明白了,真体会对了,恭敬增加了,慈悲增加了,真诚增加了,柔软增加了,那是很多习气放下了,自然流露的心境。

 

什么是圣贤?圣贤不是头顶放光,圣贤是演什么像什么,一定是敦伦尽分,把每一个角色尽心尽力做到圆满。在家是个好儿子、好父亲、好丈夫,家齐而后才能治国。如果这个基础忽略了,一下子就要治国平天下,这是没有根的人生,慢慢地就会出现种种状况。

 

我们老祖宗的教育,最重要的就是顺着人性、顺着根本来教。孝是根啊!一个人连父母都不爱了,还有仁爱心吗?人生时时都能从根本思考,很多问题就解开了。不从根本思考,都在枝末打转,那问题层出不穷。人生能找到根本,这是最幸运、最痛快的事情。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4500年前中国的远祖是如何教导他们的后裔的/ 蔡礼旭著.

—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8.8

ISBN 978-7-5012-4749-3

Ⅰ.①4… Ⅱ. ①蔡… Ⅲ. ①人生哲学—通俗读物

Ⅳ. ①B823-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 233812 号

目录

 

第二届中华传统文化进修班开学典礼

 

第一讲 以师志为己志

第二讲 慕贤当慕其心

第三讲 如何有效地学习

第四讲 通过枝末抓住根本

第五讲 学习的方法与心态

第六讲 从最难处突破自己

第七讲 解行要相应

第八讲 什么是真干?怎样真干?

第九讲 对治财色名食睡

第十讲 掌握情绪才能掌握未来

第十一讲 什么是爱的真谛

第十二讲 历事炼心不自欺

第十三讲 经营道义的人生

第十四讲 承传历久不衰的家道

第十五讲 如何给予孩子真正的爱

第十六讲 夫妻分工,共同成就孩子的未来

第十七讲 教育是言教、身教、境教三合一

第十八讲 夫妻相处应有的人生态度

第十九讲 夫妻和睦的秘诀:欣赏与感恩

第二十讲 扩宽心量,和睦手足

第二十一讲 领导者应该具备的修养

第二十二讲 古圣先贤的领导风范

第二十三讲 朋友之道:感恩,爱惜,成就

 

第二届中华传统文化进修班学员分享

上一个:《教子成才四字诀》(止、定、强、福,给孩子一生带来平..
下一个:《了凡四训学记》(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和央视网推荐的家..
版权所有:北京世知东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249号 京ICP备09014485号-2
电话:010-6526.5956
E-mail:ao1934@126.com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干面胡同51号世界知识出版社有限公司A座106、108室 邮编:100010